40岁董洁和儿子拍“结婚照”,嘴对嘴亲吻:错位的亲子关系,到底有多可怕?
爱到极致是放手
最近,董洁在社交平台上晒了自己和儿子的亲子照。不但没有收到祝福,反而遭到网友一片批评。
照片中,顶顶身着正装,妈妈穿着洁白的婚纱。母子俩亲密无间,嘴对嘴亲吻。
拍摄结束后,董洁表示,自己之所以化身为“新娘”,是想提前当顶顶的小公主。
以后等儿子结婚时,可以把照片拿给他的新娘子看,比较一下谁更漂亮。
虽然董洁可能只是想表达母子情深,但这番话听起来,总觉得怪怪的。
未来婆婆要和未来媳妇比美,我们着实为顶顶未来的媳妇捏一把汗。
母子共生实属正常,但若母亲对儿子过度情感依附,就不那么美好了。
错位的母子关系,爱越深,伤越深
有位网友晓云吐槽:婆婆就是见不得老公对她好。
老公特地做饭给她吃,吃饭时,给她夹菜。
婆婆莫名感伤叹气,酸溜溜地说,果然是娶了媳妇忘了娘呀。
不仅如此,婆婆劝说儿子不该对儿媳太好,这样会没有家庭地位,怕老婆的男人没出息。
一开始,老公还不为所动。可时间久了,态度就逐渐变了。
晓云发现,老公不再主动帮她做事,还经常在婆婆面前对她趾高气扬,吆五喝六。
他似乎在向母亲证明:你看,我才不怕我老婆呢。
有一次,晓云加班到深夜,一条内裤忘记了洗,放在了卫生间。
婆婆竟然故意把她的脏内裤拍下来,洗了内裤之后,打电话给儿子告状,抱怨儿媳连内裤都不洗,还要自己当老妈子帮她洗。
老公听了很生气,就直接打电话给晓云,劈头盖脸把她大骂了一顿。
当时,晓云正在公司上班,接到老公的电话,又委屈又气愤。
多数时候,婚姻不是从面红耳赤中崩塌,是从一顿饭、一通电话、一声问候中开始变质。
最终,晓云和老公选择了离婚。
晓云婆婆对儿子错位的爱,不仅伤害了媳妇,也在无形中伤害了自己的儿子。
正如心理学家李雪所说:“一个身体只能承受一个灵魂,如果父母的控制密不透风,孩子实质上已经精神死亡。”
那些被母亲过度感情依附的孩子,长大以后往往性格懦弱,优柔寡断,缺乏内在的价值感和归属感。
而这些内伤,很少有人能看见。
为什么很多母亲都容易对儿子产生过度情感依赖?
心理学家温尼科特曾指出:很多妈妈容易出现两种母性障碍。
一种是母亲强烈的利己主义,无法形成对孩子的“原始母性的专注”。
另一种是母亲在任何情况下都会全神贯注,甚至将自己的自体借给孩子,觉得自己是为孩子而活的。
第一种缺失,往往会让孩子因为缺乏母爱而导致心理问题。
而后一种障碍常不易被人察觉,因为它看上去很美好。
这种母性障碍有2种表现形式:
(1)错位的爱:亲密关系的情感缺失,投射到亲子关系上
有的孩子会被父母投射,扮演不属于自己的角色,比如代偿配偶、实际家长……
有一期《妈妈是超人》里,董洁母子俩去买衣服。
顶顶不喜欢逛街,却被董洁没完没了的“顶顶”、“顶顶”地叫。
顶顶好奇地去看摄像机时,董洁在一旁撒娇:
“你一点都不心疼我”!
当时,顶顶才七岁,却要像个“男朋友”一样,安慰妈妈,给妈妈找存在感。
很多网友指责董洁:把儿子当“老公”使,向儿子索取情侣间的情绪价值……
孩子就是孩子,他应该扮演属于他自己的角色。
但其实,她们也不想这样。
只是,这些母亲在亲密关系中没有得到爱的滋养,甚至受到了伤害,儿子便成了在这个世界上唯一安全的男人,把希望全都寄托在儿子身上。
久而久之,母子俩就变成了:事实上的母子,精神上的夫妻。
而儿子一旦结婚,把重心转移儿媳身上,母亲就会觉得儿子背叛了她。于是,她会想办法“分离”儿媳,把儿子的关注力夺回来。
(2)越位的爱:过度控制失去了自我的空间
还记得电视剧《爱的厘米》里,那个让人“透不过气”的“徐妈妈”吗?
徐妈妈离异后,一个人含辛茹苦把孩子徐清风拉扯大,培养成留学博士,医院的精英医生。
儿子就是自己的一切。
正如她说“我是用整个生命去对待我的儿子,我是全身心的投入和奉献,对于我儿子的学业,生活,思想和感情,我全部要抓。”
·
儿子吃饺子,一定要是她指定的馅儿;
·
·
儿子穿衣服,一定要按照她的眼光;
·
·
儿子睡觉,她连窗外的几只小鸟都要赶走;
·
·
儿子工作,她在附近开酒店,每天定时定量送滋补汤;
·
·
儿子找对象,她一定要层层把关……
·
结果呢?儿子徐清风被严实的母爱包围,喘不过气来。
徐清风被迫与女友分手后,彻底爆发:“我放弃谈恋爱,我放弃结婚,行了吧!不会有任何人把我从您身边抢走!”
鲁道夫·德雷克斯在《父母挑战》一书中说,对那些控制型的父母而言,爱的唯一目标是占有,其本质是恐惧,其意图是索取,其过程则往往充满嫉妒。
这种爱自负且不可靠,因为它只考虑到了给予爱的这一方的愿望和需要。
NLP大师李中莹认为,父母与孩子之间有3种爱:自私的爱,愚蠢的爱和智慧的爱。
自私的爱,为满足父母意愿而减少孩子发展机会。
愚蠢的爱,为满足父母自私的爱,而牺牲自己人生发展的机会。
智慧的爱,给孩子最好的照顾,让他在充满力量与爱的环境中成长,培养出充分的照顾自己人生以及获得成功快乐的能力。
徐妈妈们可恨,其实也很可怜。
她们的爱,是第二种爱,充满悲情。
当徐妈妈听到儿子说再也不结婚时,她伤心欲绝,一个人趴在沙发一角泣不成声:我不是这个意思,我没那么想,我想做个好妈妈。
她的心痛是真切的,因为她们在竭力控制孩子发展空间的同时,也慢慢地失去了自己的生存空间。
有多少母亲,这一生都在为孩子奉献,在岁月的蹉跎中,忘记了自己。
爱到极致,是舍得放手
我也是一位母亲,晚来得子,很爱自己的儿子。全职在家带娃7年,和儿子相处有欢笑,有眼泪。随着孩子慢慢长大,我越来越觉得母子一场,是缘分,也是功课。
(1)放过自己,找回内在的力量
亲子关系的实质,是处理好和自己的关系。
我们往往太在意维护好母亲的形象,很少会坦言自己被孩子的需求搞得心力交瘁。
然而,为了呵护孩子,我们也需要获得呵护。
所以,先放过自己,时刻提醒自己:
·
我们是人,都不完美;
·
·
我们爱孩子,更要爱自己;
·
·
要想让孩子活出精彩的人生,我们要先绽放自己的生命。
·
女性活在社会上的价值,不仅仅是成为一个母亲,更重要的是成为自己。
(2)放过孩子,给他自我成长的机会
心理治疗师菲利帕·佩里在《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》中说:
我们和孩子之间天生有一种情感上的羁绊,但羁绊不单只是亲子关系,也可以是一种心灵投契,兼具爱与喜欢的感觉。诚实而开放的关系,有益于彼此。
电影《阿甘正传》中,阿甘天生智力低下,但他的一生绝对精彩,创造了很多奇迹。
他母亲在临终前一段话,我特别有感触。
躺在病床上的母亲说:我相信你能实现自己的命运,你要凭借这上帝所给予的做到最好。”
阿甘还是有点困惑,问道:“我的命运是什么?妈妈。”
母亲告诉他:“你要自己去弄明白。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,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块会是哪种。”
阿甘的母亲是了不起的母亲,她深深懂得:
人生没有如果,只有后果,牵手不能一生,只能一时。
养育孩子的精髓是:及时地牵手,适时地放手。
(3)自我觉察,保持界限感
健康的亲子关系,都完成了从共生到分离的过程。
正如著名儿童教育专家尹建莉老师所说:
强烈的母爱不是对孩子恒久的占有,而是一场得体的退出。
母爱的第一个任务是和孩子亲密,呵护孩子成长;第二个任务是和孩子分离,促进孩子独立。
母子一场,是生命中最深厚的缘份,深情只在这渐行渐远中才趋于真实。
若母亲把顺序做反了,就是在做一件反自然的事,既让孩子童年贫瘠,又让孩子的成年生活窒息。
深以为然。
爱与分离,是生命中两个永恒的主题。
健康的亲子关系,充盈着爱,也懂得分离。
最后,和你分享一首纪伯伦的诗:
你的儿女,其实不是你的儿女。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。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,却非因你而来,他们在你身旁,却并不属于你。
你是弓,儿女是从你那里射出的箭。弓箭手望着未来之路上的箭靶,他用尽力气将你拉开,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远。怀着快乐的心情,在弓箭手的手中弯曲吧,因为他爱一路飞翔的箭,也爱无比稳定的弓。与天下父母共勉。
江西乐灵心理咨询中心 联系微信13677912622